记者走入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2楼一间教室,里面摆设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,学生们正埋头做实验。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一个黑漆漆的长方形装置,3D打印机!只见打印机不停在工作着,不一会儿,一只活灵活现的白色鹦鹉就出现在眼前。该校苏军老师透露,这是去年花了近万元引进的,经过前期磨合后,计划今年9月份增设该门选修课,“让初中学生通过电脑设计模型,将脑海里的东西真真实实地制作出来。这样会让孩子切身感受到创新的魅力,并爱上创新。”据悉,这里是佛山首个教育创客空间。
佛山市教育局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“教育创客”概念,佛山教育界也一直在致力于开展教育装备改革与创新发展研究。南海智能课堂“电子书包”、禅城“智慧校园”工程项目、佛山二中“知隐”博物馆、佛山市同济小学的“童童科学院”及科技创新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此外,佛山三中建立了全市首个24小时校园自助图书馆、南海实验中学成立全市首个苹果创意电子阅览室,还有南海石门实验学校实行多元智能装备探索。
“我们不一定会选在名校开展创客教育,”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负责人区建峰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让更多学校加入进来,实现教育资源均衡。区建峰还透露,市教育局联合省教育装备中心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方合作创建教育装备协同创新平台。目前已有首批45位自制教学具创新实践能手被纳入“教育创客”培养计划当中。原定3月份交方案现延期至5月底,届时由佛科院的专家进行审评并给予建议。今年下半年全市将组织中小学自制教(学)具展评活动。此外,32项佛山市教育装备应用研究开发项目已成功立项。
什么是“创客教育”?
“创客”(maker/hacker)起源于美国。麻省理工学院发起了一间个人制造实验室(Fab Lab),为创新提供平台,使得发明创造不再受地点(如具有昂贵设备的实验室)和人群(如专业科研人员)的限制。它的发展掀起了个人设计和制造的浪潮,创客由此涌现。
当创客精神与教育相遇,“创客教育”便诞生了。可以说,“创客教育”集创新教育、体验教育、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,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。它主要以课程为载体,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,融合科学、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艺术等学科知识,培养学生的想象力、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。